阿圖(喬許奧康納 飾)是一位來自英國的考古學家,剛出獄的他來到曾經的愛人貝妮亞米娜(伊爾維亞內洛 飾)的家鄉,他衣衫不整,滿臉倦容,成日無所事事。除了考古的專業,阿圖還有另一項天賦,那便是能夠感應到地底下埋藏的珍貴古物。於是盜墓賊與他合作,希望透過他的「特殊體質」獲得龐大的財富。然而,阿圖的目光並不在此,他尋找的是超脫時間、生死之外,專屬於他的「奇美拉」(希臘神獸名,意指「期待實現的渴望」)。
貝妮亞米娜的母親佛蘿拉太太(伊莎貝拉羅賽里尼 飾)住在一間會漏水的老宅,她將阿圖視如己出,並像他一樣懷想著自己的女兒。她還收留了一位唱歌五音不全卻充滿熱情的學生義大莉雅(卡羅杜瓦茲 飾),義大莉雅除了學歌唱外,也負責照顧佛蘿拉太太的生活起居。在一次又一次拜訪佛蘿拉太太的過程中,阿圖和義大莉雅對彼此逐漸產生好感,一場透過手語告白的戲浪漫且悲傷,沒有任何台詞,卻在簡單的互動中呈現出複雜真摯的情感。
當阿圖感應到肉眼所無法看見的事物時,畫面會以翻轉180度的方式呈現,而周遭的人則未進入顛倒的畫面之中。孤身一人既是「特殊體質」的展現,也是人物內心的寫照。身為異鄉人的阿圖總是與他人格格不入,眼神透露寂寞,衣著反映空虛,多數人請他幫忙是抱著發財夢,而他所追求的卻是貝妮亞米娜的身影。當他深入地底,看著那些連結生與死、過去與現在的陪葬品,彷彿找到一種精神寄託,證明他與貝妮亞米娜之間依舊存在某種連結。於是阿圖徘徊於兩個女人之間,一個是逝去的貝妮亞米娜,一個是仍存在的義大莉雅。
與此同時,年邁的佛蘿拉太太已經有半隻腳踏入墳墓,她的觀念保守、生性樂觀,但存在於地上的事物終究難敵時間摧殘,面對房屋的殘破和肉體的衰頹,就連佛蘿拉太太也無能為力;與佛蘿拉太太相對的是她的學生,名字相近於義大利的義大莉雅,她將廢棄車站化為居所,找到方法與環境共存,她繼承了前人的意志,並走出屬於自己的路,她所創造的是一個如同片中所提及的「伊特魯斯坎文明」般由女性主導的小型社會。
隨著文明發展,高樓漸漸築起,人們不再相信古老的神話,對於亡者的敬畏也被譏笑為迷信。當塵封已久的古墓被打開,牆上的壁畫頓時黯然失色,如同那些埋在地下的古物,它們不是為了被他人看見而存在的。電影後面出現一場亡靈現身討債的戲,究竟是主角親眼所見,或是心中的罪惡感作祟,現實、夢境與幻想的分野不再清晰可辨。古今相映,「挖掘」、「古物」、「珍貴」交織成結尾,命運的紅線來自貝妮亞米娜的裙擺,串聯起地上與地下兩個世界,引領阿圖來到她的面前,行為看似跟隨指引,卻又直指心之所向。
《盜墓奇美拉》是艾莉絲羅爾瓦雀繼《幸福的拉札洛》後又一部魔幻寫實佳作。全片在35釐米、16釐米與超16釐米三種不同格式的膠卷間切換自如,復古美麗的影像搭配輕快的旋律,遊走於真實與虛幻之間,連熱鬧的節慶狂歡都有費里尼的影子。失落、純真與救贖仍是導演一貫的主題,講述愛情神話的同時也少不了人文關懷,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究竟該如何取捨?有形事物和無形事物哪種更可貴?電影透過阿圖的選擇做出回應,他所挖開的不僅是他人的墓穴,也是水中倒映的自身。
從《蜂蜜之夏》、《幸福的拉札洛》到《盜墓奇美拉》,艾莉絲羅爾瓦雀已然是一位作品風格極為鮮明的義大利導演。她再次將目光望向一群生活在鄉村的小人物,這些人過著純樸且與世隔絕的生活,隨之而來的是資本社會帶來的衝擊。盜墓賊與拍賣商狼狽為奸,將偷來的文物變現;貝妮亞米娜的姊妹打算將她們的母親送到養老院,並考慮賣掉破舊的老宅。諷刺的是,當主角接受委託,在鋼筋水泥的廢墟中尋找黃金,卻只回答:「這裡什麼都沒有。」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