故事敘述一名叫作白梅的女子,她從小就被收養,她的養父將她賣到漁港附近的店做妓女,過了很多年,她遇到曾經也是做妓女的好友,她看見自己的朋友結婚後懷有一子,與丈夫幸福的模樣,開始嚮往起那樣的生活,於是她找了一名善良純樸的年輕捕魚人讓自己懷孕,便離開漁港,回到自己的家,她回到家鄉後發現家鄉的地瓜價錢下降,農民們都很苦惱,所以白梅想了一個辦法,將一天的地瓜分成好幾天賣,藉由降低產量讓地瓜增值,算是幫助了全村種地瓜的農民們,後來她要生產時,所有的村民齊心協力將她送往城鎮的醫院,經過一番折騰,生下一位健康的小男嬰,由於孩子的父親是捕魚人,自己也是在漁港附近懷孕,所以白梅想帶著孩子回到海邊,即使知道見不到孩子的爸,仍覺得這是必須的,故事最後以白梅與嬰兒在火車上望著海洋收尾。
我們可以從故事中看出那個時代的妓女受到歧視的情況,她的養母認為她丟盡了家中的臉,為了聲譽,養母希望她能嫁人,但白梅不肯,所以被養母罵了一聲爛貨,而白梅反駁養母,她說:「我就是被你們出賣的爛貨,如果沒有我,你們還能有今天的生活?」,但她自己也認為自己是下流的,出賣了身體,甚至懷了孩子就離開漁港,她和養母一開始都擔心會被村中的人當笑話,但白梅平常不僅是一位勤奮努力的人,也對熟識的人非常溫柔,所以村民都對她很客氣,加上後來白梅也對農民的生活有所幫助,因此得到大家讚賞,這就像《兒子的大玩偶》、《蘋果的滋味》和《莎喲哪拉,再見》一樣,寫出內心充滿辛酸卻樂觀努力的社會人物,也可以看出鄉下人的單純、熱情。
故事中的白梅其實已經對這樣的人生有點厭倦,不論受盡多少屈辱,仍要在外人面前微笑,即便挨打也還是如此,是個為了維持家計而努力工作的人,而她照顧了好友的孩子一會兒,,看見了少有的單純,這也是為什麼她要找一名單純的年輕人,因為這是工作久了漸漸失去的東西,而嬰兒在文章中被視為「生存的動力」,我想一方面代表著白梅的心境,一方面也有「重生」的意思,意謂重新活過,這也是為什麼她要在懷孕後回到家鄉,拋下過去,面對全新的未來,最後她帶著孩子看海時,稱讚了孩子的父親,即使在一個困苦的環境中,即使有著放棄和自卑的念頭,仍懷抱著對未來的憧憬,讓自己能夠奮鬥下去。
我一直認為黃春明的文章是少有的簡樸,倒不是文筆有多出色,但能夠寫出一篇又一篇膾炙人口的故事,我想一方面是因為對人物有很深刻的描摹,某些時候,某些情緒是能夠觸動人心的,是能夠與老百姓的心境相呼應,當我們遇到困難時,其實故事大都能夠反映在我們身上,但我們可以看見的不只是一昧抱怨,而是在逆境中找出路,抱怨是人之常情,但抱怨完後是否能重新出發?我覺得「希望」是最主要的原因,也是我們在挫折中所嚮往的,黃春明的故事一部分真實呈現了社會現狀,一部分也帶出不屈服的堅毅心態,如果要我用一段話形容他的作品,應該是「困難中的堅強,逆境中的樂觀,現實中的嚮往,殘酷中的希望」。總之,《看海的日子》是一篇很吸引人的故事,希望各位可以看一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